玉米苗期害虫有哪些玉米孕穗期主要虫害有哪些
说起玉米苗期的害虫,大家最头疼的其实就是地下害虫和地上害虫两大类。地下害虫主要有:
-
地老虎(也叫切根虫)——它的幼虫会啃食幼苗茎基部,导致整株玉米死翘翘。防治的话,可以在播种前深耕翻土,成虫期用黑光灯诱杀,幼虫期用4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灌根,效果杠杠的。
-
金针虫(叩头虫幼虫)——它专门蛀食种子或幼苗根系,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到了玉米孕穗期,主要的害虫就变成了玉米螟、棉铃虫、黏虫这些“老面孔”。它们蛀食叶片和雌穗,尤其是玉米螟,最怕你错过大喇叭口期防治,最佳时期就是这个时候。防治措施也很丰富,像灌心法用3%辛硫磷颗粒剂或Bt乳剂,另外菊酯类农药1000倍液和50%辛硫磷乳剂500倍液喷灌心叶丛都非常有效。简单点说,及时发现及时打药,才能让虫子没机会肆虐。

玉米打几遍药了为什么还这么多虫子到底打什么药管用高温天气玉米地的害虫会不会受影响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尴尬的情况?玉米田明明打了好几遍药,可虫子依旧横行霸道,根本停不下来。别急,让我给你分析分析背后的原因,顺便告诉你怎么解决:
-
药物选择没对路:杀虫剂和虫子不匹配,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
-
喷洒方法不科学:药喷得不均匀,部分虫子躲过了“毒打”。
-
害虫抗药性强:害虫“变聪明”了,对常用药产生了抗性。
-
防治时机晚了:错过了最佳打药时间,害虫已经“扎根”了。
说到具体用药,酰胺类药剂(比如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螟、黏虫等可谓是双杀手,既胃毒又触杀;新烟碱类药剂也很给力。还有玉米心叶上的青虫,像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幼虫,推荐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这些高效低毒药剂,尤其是在幼虫低龄期施药,效果超赞!
另外,高温天气对玉米地的害虫影响也不能忽视哦。高温会削弱玉米的抗病力,虫咬伤口更容易引发顶腐病和锈病。数据显示,干旱高温区病虫害发生率比正常区域高22%。而且,益虫瓢虫在高温下捕食效率下降18%,这让害虫的威胁更大。不过,草蛉耐热性强,建议高温季节优先释放这种天敌。河南农户的实践证明,这招还是挺管用的。

相关问题解答
-
玉米苗期地下害虫主要有哪些,怎么防治呢?
哎呀,这个问题超关键!玉米苗期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和金针虫。地老虎的幼虫会咬断幼苗根部,导致玉米直接死掉,真是让人心疼。防治方法嘛,播种前一定要深耕翻土,把虫子“揪”出来,成虫期可以用黑光灯诱杀,幼虫期用辛硫磷乳油灌根,效果不错哦。简单说,就是要从源头下手,才能避免大麻烦。 -
玉米孕穗期的主要虫害有哪些,什么时候打药最有效?
孕穗期最头疼的虫子有玉米螟、棉铃虫和黏虫。特别是玉米螟,喜欢啃食叶片和雌穗,防治黄金期是大喇叭口期,那时候打药最有效。用辛硫磷颗粒剂或者Bt乳剂灌心叶,或者喷菊酯类和辛硫磷乳剂,效果都不错。抓住时机,虫子才没法“猖狂”! -
为什么玉米田打了多次药害虫还是多,怎么解决?
嘿,这个问题挺普遍!主要原因有四个:药选错了,喷药不均匀,虫子抗药性强,还有就是打药时间晚了。解决办法呢,就是先准确识别虫种,选对药剂;喷药要细致,确保覆盖全;轮换用药防止抗药性;关键是要在害虫爆发初期及时用药,别拖着。这样,才能真真切切地“打赢”虫害战。 -
高温天气对玉米病虫害有什么影响,农户该怎么办?
高温可不是好事儿哦!它会让玉米抗病能力下降,虫咬伤口更容易感染顶腐病和锈病,害虫和病害联手,简直是“恶梦组合”。而且益虫瓢虫的捕食效率也下降了,害虫反而更猖狂。农户朋友们最好优先释放耐高温的天敌,比如草蛉,这样才能帮玉米撑住难关。别忘了,及时监测和科学防治是关键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