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小麦赤霉病,这病真是让人头疼,发病条件其实挺有讲究的,主要跟气候和环境密不可分。首先,温度是关键,春季气温一旦超过7℃,子囊壳就开始形成;而当温度高过12℃时,子囊孢子就成熟并开始扩散,简直就像按了加速键一样。再来,湿度也是大大地影响因素,降雨或者空气湿度高时,子囊孢子会降落到花药上,增加感染小穗的几率。还有土壤水分,只要土壤含水量超过50%,子囊壳就更容易生长,这简直就是给病菌搭建了温床。
再说说病菌本身,它们多半在田间的稻茬或者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过冬,等到小麦抽穗扬花期那段时间,恰好是它们入侵的最佳时机。尤其是在小麦扬花期遇到连续阴雨三天以上,田间相对湿度持续超过80%,这病菌就活跃得不得了,几乎等着把小麦“吃”掉。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4-5月的梅雨季,就是赤霉病爆发的高峰期。

防治小麦赤霉病,可不是随便喷点药那么简单,得讲究时机和方法。先说时间,最佳防治期是在小麦抽穗期和扬花期,特别是扬花初期——大概5%的植株开始扬花时,那是药效发挥的黄金时间。要是你选错了时间,药就像水漂,效果大打折扣。
具体防治措施分成两大类,先说农业防治:
再说药物防治:
掌握了这些,基本能把赤霉病控制得妥妥的,别忘了及时观察田间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哦。

小麦赤霉病什么时候最容易发病
哎,这个嘛,赤霉病最容易在小麦抽穗和扬花期发病,尤其是温度在15到30℃,湿度又高的时候,病菌活跃得不得了。特别是碰上连续三天以上的阴雨天,简直就是病菌的狂欢派对,田间防治一定要提前准备,别等病情爆发才来着急。
小麦赤霉病为什么要选抗病品种
你知道吗,选抗病品种就像给小麦穿了“防弹衣”,它们本身就不太容易被病菌侵害。这样不仅能减少药物使用,还能节省不少成本,最重要的是能保证产量和品质,真是一举多得,农民朋友们都特爱这个招。
喷药防治小麦赤霉病有什么注意点
喷药时,嘿嘿,别只顾着快,得讲究均匀覆盖,尤其是小麦扬花期,药雾要喷到穗部才有效。还有就是别忘了选对时间,扬花初期喷药效果最佳,早了晚了都不太理想。哦对了,喷药时最好避开大风天,省得药剂被风吹跑,白忙活一场。
小麦赤霉病发病严重会怎样
哎呀,赤霉病发病严重时,小麦产量直接掉链子,不仅穗子枯白,产量大减,还会产生毒素,弄不好吃了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得特别小心。农户朋友们听到这里,是不是更得赶紧做好防控工作啦?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