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会议和常委会议是怎么区分的
咱们先来聊聊常务会议和常委会议到底有啥不同。这两个词听着有点像,但实际上差别可不少:
- 性质和角色:常委会一般是指党组织里的常务委员会,执行党的集体领导职能,而政府常务会议则是政府层面的集体议事和决策会议。
- 时间和频率:政府常务会议大多采取每月例会制,遇到特殊情况会临时加开;常委会则通常有固定时间和地点召开,以便讨论重大事项。
- 决策程序:常委会会议程序较严,要落实民主集中制,所有常委都有充分的发言权和表决权;常务会议灵活些,更依赖政府主要领导的召集和主持,会议组织由政府办公室和总值班室负责。
说白了,常委会更像政治决策的“中枢大脑”,而常务会议则更注重政府日常事务和行政决策。两者虽各有侧重,但都在政府治理中扮演了超关键的角色。

县政府专题会研究三重一大违规吗
关于县政府专题会研究“三重一大”(重大事项、重要人事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大项目决策)有没有违规,这里给你划重点,分两条说:
- 紧急情况可先应急处理:比如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啥的,紧急情况下当然得先拿主意应急处置,咱可不能拖着耽误事情。嘉鱼县的规矩也说了,事后必须及时补报,补全决策程序。
- 程序补全是关键:专题会议涉及“三重一大”事项,虽然可以先行应急,但事后必须在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上追认决策,补全相关程序。如果没补完,嘿哟,这可就是明摆着违规了。
再简单点说,如果你急着办事且后续手续齐全,基本没啥问题;但如果“先急后忘”,那就挂不住了,肯定算违规。这个规定挺有必要,毕竟保障决策合法、公开又合规,才能让老百姓信得过。

相关问题解答
-
政府常务会议和党委常委会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嘿,这俩虽然听起来挺像,但差别挺大哦。政府常务会议主打行政决策,由主要领导把持,偏重日常事项;党委常委会则是政治决策大本营,走的是民主集中制路线,强调集体参与。就是说,一个见于“管理国事”,一个负责“掌控方向”,两者都超重要! -
县政府专题会能随便召开吗?会不会违规?
其实专题会召开得看内容和程序啦。要是碰到突发事件,当然可以马上开临时会先应对,没毛病~但记住,事后一定得把程序补齐,弄个正式认证,才能合法。要不然,哎呀,挂着违规标记可就尴尬了。 -
常务会议的议程是谁决定的?会议由谁组织?
这个嘛,政府主要领导说了算,原则上每月都有定期会议,特殊情况下立马加开。会议的会务组织则靠政府办公室协调,总值班室包办会务工作。挺规范的流程,保证会议有效又有序。 -
重大行政决策怎么保证合法合规?
决策要合法先得经过“合法性审查”,确认符合所有法律法规和政策,避免走歪路。然后,决策草案必须拿到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上“晒一晒、大伙儿商量”,至少100%集体讨论,大家的意见都会被清楚地详细记录,最后由负责人总结发言拍板。这个流程保证了决策既科学又民主,听起来忒靠谱了吧!
新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