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筛查常见误区 防癌体检到底该怎么做
视频介绍
味觉异常与癌症的关系 癌症筛查常见误区
最近研究发现,味觉异常可能与癌症息息相关。美国西北大学肿瘤系主任杜活沃在试验中发现,通过在患者舌上滴几滴味觉刺激剂稀释液,就能在几分钟内根据味道反应情况,早期筛查是否患有癌症。专家发现,很多早期癌症患者会出现味觉减弱的现象,大约四分之一的晚期癌症患者突然消瘦,都与异常的味觉有关,味觉异常会导致厌食,进而影响营养摄入。
很多人以为常规体检就等于癌症筛查,这真是个大大的误区!常规体检主要检测三高、贫血等慢性病,而肿瘤标志物检查也不能100%确诊肿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早期筛查需要定期进行,不能等到身体不舒服才去检查,那时候往往就晚了。

防癌筛查的具体误区和正确做法
-
彩超筛查前列腺癌误区:很多人以为彩超能筛查前列腺癌,实际上彩超对早期前列腺癌检出效果很差,甚至无法确诊。专家建议50岁以上男性应该使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当血液中PSA水平超过4纳克/毫升时,就要高度警惕啦!
-
昂贵体检套餐误区:PET-CT和肿瘤标志物检查并不适合普通人常规筛查,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辐射量大,对预防癌症没啥直接作用。这些高端项目主要是给已经确诊的患者用的。
-
癌症认知误区:很多人以为得了癌症就只能等死,这完全错误!我国最新癌症5年平均生存率已经达到40.5%,相当于每10个癌症患者中,有4个经过积极治疗能生存超过5年,可以说是临床治愈了。
-
生活习惯误区:有人认为只要作息规律、饮食清淡就不会得癌症,虽然健康生活方式确实能降低风险,但癌症发病因素很复杂,不能完全避免,所以定期筛查超级重要!
-
肺癌认知误区:晚期肺癌不一定有症状!有些人肿瘤都晚期了,却没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现,这可能与肿瘤生长位置和个体差异有关,所以不能单凭症状判断。

相关问题解答
-
味觉异常一定是癌症的前兆吗? 哎呀,这可不一定哦!味觉异常可能只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者是其他小毛病。但如果持续出现味觉减退或异常,特别是伴随体重下降等症状,那就得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宁可多跑一趟,也不能掉以轻心啊!
-
普通人应该怎么做癌症筛查? 其实很简单啦!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家族史和高风险因素,然后选择适合的筛查项目。比如肺癌用低剂量螺旋CT,乳腺癌用乳腺钼靶,前列腺癌用PSA检测。记住要定期做,不要等有症状才去,那时候可能就晚喽!
-
防癌保险真的有必要买吗? 这个嘛,见仁见智啦!防癌保险可以作为一种风险保障,但千万别以为买了保险就万事大吉。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筛查。保险只是最后的保障,预防才是王道啊!
-
癌症筛查应该从什么年龄开始? 一般来说,40岁以后就要开始重视癌症筛查了,特别是高危人群更要提前。但具体时间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来定,不要盲目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评论